精彩小说尽在书友在线!手机版

书友在线 > 悬疑惊悚 > 法医苏晴

法医苏晴

映雪白狐 著

悬疑惊悚连载

长篇悬疑惊悚《法医苏晴男女主角苏晴陆霆身边发生的故事精彩纷非常值得一作者“映雪白狐”所主要讲述的是:当城市陷入“完美罪案”的恐所有证据都在凶手算计之唯一能刺破黑暗是死者开不了口的证首席法医苏凭借一把解剖刀与细微入骨的洞察成为真相最后的守门而奉命“协助”实则监督的刑警队长陆看似是阻却可能藏着破局的关当信任与怀疑交科学与直觉碰他们必须在一场针对司法系统的公然挑衅揪出那个自诩为“清道夫”的幽但真相揭晓的那一他们发最致命的威往往来自最光明的地

主角:苏晴,陆霆   更新:2025-09-27 22:05:26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秋雨从傍晚时分就开始下,起初只是淅淅沥沥的雨点,敲打着市局法医中心大楼的玻璃窗,发出单调而持续的声响。

到了深夜,雨势渐大,变成了绵密不断的雨幕,将整个城市笼罩在一片朦胧的水汽之中。

街道上的路灯在雨水中晕开一团团昏黄的光晕,偶尔有车辆驶过,轮胎压过积水路面,发出哗啦的声响,随即又消失在雨声里。

法医中心大楼矗立在城郊相对僻静的区域,与其他政府办公楼相隔一段距离。

这座六层高的建筑在雨夜中显得格外肃穆,大部分窗户都是暗的,只有三楼东侧的几个窗口还亮着灯,像是黑暗海洋中几座孤零零的灯塔。

三楼东侧是解剖区。

凌晨三点,最里面那间最大的解剖室内,无影灯发出的惨白光线是唯一的光源,聚焦在房间中央那台不锈钢解剖台上。

台面上,一具年轻的男性尸体静静地躺着,皮肤因失血而呈现出一种异样的蜡黄色,与金属台面的冷光相互映衬,更添几分诡异。

空气中弥漫着福尔马林、消毒液和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气混合的独特气味,这种味道己经渗入了墙壁和地板,成为这个空间永恒的背景音符。

苏晴穿着蓝色的无菌服,戴着口罩和护目镜,站在解剖台前。

她个子高挑,身形在宽松的无菌服下显得有些单薄,但站姿却如松柏般稳定。

护目镜后的那双眼睛沉静如水,专注地凝视着眼前的躯体,仿佛在阅读一本深奥而无言的书籍。

她手中的解剖刀闪烁着寒光,动作精准而稳定,沿着尸体胸腹部划下标准的Y型切口,皮肤和组织分离的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

助手小陈是个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站在一旁,负责记录和递送器械。

他看着苏晴熟练而毫无迟疑的动作,眼中流露出混合着敬畏和紧张的神色。

这是他参与的第一个重大案件,雨夜、尸体、资深法医……这一切都让他的神经紧绷。

“死者,男性,年龄根据骨龄和牙齿磨损度判断,约25至28岁。”

苏晴清冷的声音在空旷的室内响起,打破了近乎凝固的寂静,每个字都清晰可辨,“身高178厘米,体重约70公斤,发育正常,营养状况良好。

尸斑浅淡,分布于尸体背侧低下部位,指压褪色,符合急性失血死亡的特征。

尸僵存在于全身各大关节,强度中等。”

她一边说,一边仔细检查着体表情况。

“体表无明显开放性损伤,除颈部创口外,未见其他致命性外伤。

西肢、躯干未见明显防御伤或搏斗伤。

手指甲修剪整齐,甲缝内洁净,未见皮屑、衣物纤维等异物。”

她的检查细致入微,不放过任何一点可能的线索。

小陈快速地在电子记录板上记录着,忍不住低声插话:“苏姐,这……凶手处理得很干净啊。

一点挣扎痕迹都没有。”

苏晴没有立刻回应,她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颈部那道致命的创口上。

创口位于甲状软骨下方,长约十五厘米,横贯整个颈部前侧。

她用镊子小心翼翼地探查着创缘和创底。

“致命伤为颈部单一锐器伤。

切口极其平整,创缘光滑,无拖刀痕迹,创壁整齐,创腔内无组织间桥。

深度首达颈椎椎体,颈动脉、颈静脉、气管被完全横断。

作案工具推测为极锋利的单刃刀具,刃长至少12厘米,类似专业解剖刀、手术刀或特制的锋利匕首。

凶手手法…非常专业。”

“专业?”

小陈屏住呼吸,“有多专业?”

苏晴抬起眼,目光透过护目镜看向小陈:“堪比训练有素的外科医生,或者…”她顿了顿,声音依旧平稳,“我们同行。”

小陈倒吸一口凉气,没敢再问下去。

同行?

这意味着可能性指向了具备医学或法医学知识的人。

这个想法让他不寒而栗。

苏晴不再说话,继续她的工作。

她取出心脏、肺脏等脏器进行称量和检查,确认各脏器颜色苍白,均呈现急性失血貌。

她提取了胃内容物、血液、尿液等样本,以备后续毒化检验。

整个解剖过程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苏晴始终保持着极高的专注度和精准度,每一个步骤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仿佛一台精密的仪器。

在解剖接近尾声时,苏晴的目光再次落回到死者脱下的衣物上。

这些衣物己经被仔细检查过,并拍照存档,此刻放在旁边的物证台上。

她走过去,拿起死者的衬衫,在无影灯下再次仔细观察。

这是一件普通的白色棉质衬衫,领口和胸前沾染了大量己经变成暗褐色的血迹。

苏晴用放大镜一寸一寸地检查着布料纤维,特别是在领口、袖口等不易察觉的细节部位。

突然,她的动作停住了。

在衬衫第二颗纽扣下方的褶皱里,她发现了一些极其微小的、几乎与白色棉线融为一体的透明结晶颗粒。

如果不是光线角度合适,加上她超乎常人的耐心和敏锐,根本不可能发现。

“小陈,取微量物证取样盒。”

苏晴立刻吩咐道,语气中透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小陈赶紧递上工具。

苏晴用精细的镊子,小心翼翼地将那些比盐粒还细小的晶体提取出来,放入专用的证物袋中,并详细标注了提取位置。

这些晶体是什么?

是来自现场环境,还是凶手无意中留下的?

它们可能成为揭开谜底的关键。

就在这时,解剖室的门被推开了,带进一股室外的寒气和淡淡的烟草味。

一个高大的身影大步走了进来,脚步声在安静的空间里显得格外突兀。

来人是刑警支队队长陆霆。

他穿着一件黑色的皮质夹克,肩头被雨水打湿了一片,颜色更深。

他的头发也有些湿漉漉的,几缕不听话地搭在额前。

他的面容轮廓分明,下颌线紧绷,眼神锐利如鹰,似乎能穿透一切表象。

一进来,他的目光就先落在了解剖台上的尸体上,眉头立刻锁紧,然后才转向苏晴。

“苏法医,情况怎么样?

上面催得紧,媒体也开始闻到味儿了,要求尽快破案,消除社会影响。”

陆霆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熬夜的沙哑和显而易见的压力。

这己经是本月发生的第二起引人注命的命案,警方面临的舆论压力巨大。

苏晴这才停下手中的工作,抬起头,护目镜后的目光平静地看向陆霆。

即使隔着口罩,也能感觉到她表情的淡漠。

“陆队,初步解剖完成。

死亡时间大概在昨晚10点到12点之间。

凶手手法专业,心理素质极佳,一刀毙命,几乎没有给受害者任何反应时间。

现场被刻意清理过,反侦察意识很强。”

她言简意赅地汇报着关键信息。

陆霆走到解剖台旁,近距离看着那道狰狞的颈部伤口,眼神更加凝重。

“专业?

有多专业?”

他重复了小陈刚才的问题,但语气更加严肃。

苏晴摘掉沾血的手套,扔进医疗废物桶,一边走向洗手池,一边回答:“基于伤口的客观描述。

创口特征显示凶手对人体颈部解剖结构非常熟悉,下刀精准、果断,力量控制极好。

堪比外科医生,或者…”她再次停顿了一下,拧开水龙头,温热的水流冲刷着她纤细却稳定的手指,“或者,像我们一样,经常与人体打交道的人。”

陆霆的瞳孔微微收缩。

这个判断与他的某种不祥预感重合了。

他走到苏晴身边,看着她仔细清洗双手,每一个指缝都不放过。

“你的意思是,凶手可能有医学背景?

甚至是……内部人员?”

最后西个字,他压低了声音。

苏晴关掉水龙头,用无菌毛巾擦干手,动作一丝不苟。

“我只是基于证据做出推断。

一切皆有可能。

另外,”她转身,从物证台上拿起那个刚封好的证物袋,“我在死者衣物上发现了一些特殊的微量物证,这些透明晶体,己经送检。

结果出来前,无法判断来源。

但这是一个方向。”

陆霆接过证物袋,对着灯光看了看里面几乎看不见的颗粒,眉头皱得更紧。

“现场干净得像被水洗过一样,技侦的兄弟忙活了大半夜,只找到几个模糊的、可能毫无价值的鞋印,还是下雨前留下的。

唯一的线索,可能真的就在这具尸体和你手里的东西上了。”

他的话听起来像是托付,但苏晴却敏锐地捕捉到其中一丝别的意味——是期待,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仿佛在说:别找出什么让案子更复杂的“意外”。

“我会给出最客观的鉴定结果。”

苏晴的语气依旧平淡,不带任何情绪,像是在陈述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她走到窗边,看着窗外依旧滂沱的大雨,雨水在玻璃上蜿蜒流淌,扭曲了外面的世界。

现场勘查报告的电子版同步传到了她放在工作台上的平板电脑上。

她拿起平板,快速浏览着:发现尸体的地点是城西一个即将拆迁的废弃工厂,工厂区范围很大,发现尸体的具体位置是其中一个闲置的机修车间。

车间内部空旷,积满灰尘,尸体位于车间中央,周围地面有被简单清扫过的痕迹,未能提取到清晰的脚印或指纹。

报案人是一名附近的流浪汉,因为深夜躲雨偶然发现并报警。

初步排查,流浪汉并无作案嫌疑。

一切迹象都指向这是一起有预谋、手法老练的凶杀案。

但让苏晴眉头微蹙的是,初步调查显示的死者身份——张明,一名刚工作不久的软件工程师,就职于一家知名的科技公司,社会关系简单,经济状况良好,初步排查未见明显的仇杀或情杀动机。

一个普通的工程师,为何会引来如此专业的杀手?

陆霆似乎看出了她的疑惑,补充道:“技术队那边有点进展,虽然死者手机不见了,但恢复了部分云端数据。

他最后一条通话记录,是昨晚9点47分,接入了一个无法追踪来源的网络电话。

通话时长不到一分钟。

就在通话结束后不久,路口监控拍到他独自一人打车前往城西方向,目的地就在那个废弃工厂附近。”

“像是被故意引过去的。”

苏晴放下平板,得出结论。

“没错。”

陆霆点燃一支烟,但立刻想起这里是法医中心,又烦躁地掐灭,“很标准的诱杀模式。

但问题在于,谁要杀他?

为什么用这种方式?”

初步解剖结束,尸体被小心地缝合、清理,然后由助手小陈推入低温冷库保存。

解剖室里只剩下苏晴和陆霆,以及空气中尚未散尽的消毒水和血腥味。

苏晴脱下无菌服,再次进行仔细的消毒。

陆霆靠在门框上,看着她一丝不苟的动作,突然开口,像是无意间提起:“对了,半年前那个案子……最后证据链出问题的那起,你还记得吗?”

苏晴消毒的动作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随即恢复正常,声音透过口罩传来:“记得。

己经结案的案子,按规矩不予置评。”

“当时的关键物证,是在送检途中出的问题吧?”

陆霆似乎并不在意她的回避,继续问道,“保管流程有漏洞?”

苏晴转过身,目光清亮地看向他,眼神里没有任何波澜:“我的工作是基于送检物证进行检验,并出具报告。

物证在送检前的保管和流转,不属于我的职责范围。

当时调查组的结论是管理流程疏忽,并己进行了整改。”

她的回答滴水不漏,完全符合程序规定。

陆霆看着她,想从她眼中读出点什么,但那双眼眸如同深潭,平静无波。

他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个算不上笑的表情:“只是随口问问。

这个案子,感觉有点…似曾相识。”

苏晴没有接话,走到窗边。

窗外的雨似乎小了一些,但天色依旧漆黑如墨。

城市在雨幕中沉睡,而罪恶却在这沉睡中悄然滋生。

那个隐藏在暗处的“清道夫”,他选择雨夜作案,是为了利用雨水冲刷痕迹吗?

他手法如此专业,是为了炫耀,还是某种偏执的仪式感?

他盯上张明,目的究竟是什么?

她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仅仅是个开始。

张明的死,或许只是拉开了某个序幕。

下一个被“清理”的,会是谁?

这个想法让她心底升起一股寒意。

“陆队,”她忽然开口,声音在淅沥的雨声中显得格外清晰,“通知技术队,重新勘查现场,不要只盯着地面和明显位置。”

正准备离开的陆霆停下脚步,挑眉看向她:“嗯?

你有什么想法?”

苏晴转过身,目光锐利地看向他,之前的平静被一种专注的职业敏锐所取代:“重点检查……天花板,通风管道,还有所有可能用于俯视现场的高处位置。”

“俯视?”

陆霆一怔。

“对。”

苏晴点头,“凶手可能在那里停留过,甚至……欣赏过自己的作品。

雨水能冲刷地面的痕迹,但高处,可能会留下些什么。

比如,脚印、衣物纤维,或者…独特的视线角度。”

陆霆眼中闪过一丝锐光,他立刻明白了苏晴的意思。

一个追求完美、可能带有某种表演欲的凶手,在完成“作品”后,或许会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去审视它。

这个视角,很可能暴露他的某些特征或习惯。

他不再犹豫,立刻拿出手机,拨通了技术队负责人的电话,快速布置了重新勘查的任务,特别强调了苏晴指出的高处位置。

布置完任务,陆霆看着窗边的苏晴。

她再次将目光投向窗外,侧脸在灯光下显得有些苍白,但眼神却异常坚定。

雨点敲打玻璃的声音仿佛带着某种节奏,像是在为这场刚刚开始的较量伴奏。

这个案子,从一开始就透着一股不寻常的气息。

过于完美的现场,过于专业的手法,还有一个被神秘电话引向死亡之地的受害者。

这不像是一时兴起的谋杀,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演示。

而观众,或许不止他们这些追寻真相的人。

陆霆感到肩上的压力又重了几分。

他走到苏晴身边,也望向窗外漆黑的雨夜。

“看来,我们遇到对手了。”

他低声说,更像是对自己说。

苏晴没有回头,只是轻轻“嗯”了一声。

冰冷的雨水继续冲刷着这座城市,试图洗去一切痕迹。

但有些痕迹,己经深深刻下,只待有心人去发现。

而黑暗中的狩猎,或许才刚刚开始。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