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书友在线!手机版

书友在线 > 言情小说 > 许你岁月如歌

许你岁月如歌

百年旧约 著

言情小说连载

现代言情《许你岁月如歌主角分别是杨如轩陈青作者“百年旧约”创作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剧情简介如下:火车上的相鞋厂的重从流水线上的青春悸到组建家庭后的柴米油共同面对生活的风雨与阳时代的变迁与家庭的脉动交织在一展现了在不同人生阶关于爱、责任与成长的追寻与坚这不仅是一个爱情故更是一段属于普通人的细水长流的生活史在平淡的日子缓缓铺开生命的韧性与温

主角:杨如轩,陈青青   更新:2025-11-13 05:02:46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2005年夏末,中午。

华中地区某个大型中转站的月台上,人声鼎沸,空气闷热而潮湿,混杂着汗水、泡面和铁轨锈蚀的气味。

绿皮火车像一条疲惫的钢铁长龙,静卧在轨道上,等待着又一次漫长的迁徙。

杨如轩提着那个半旧的蓝色旅行袋,顺着拥挤的人流,找到了自己的车厢和靠过道的位置。

他先把行李袋稳妥地塞到座位底下,然后才坐下,双手习惯性地放在膝盖上,腰背自然地挺首。

他从河南老家出发,己经在这趟车上颠簸了几个小时,目的地是遥远的厦门。

表哥在那边的一家鞋厂打工,老家确实没有什么活好挣钱也就想着去表哥那鞋厂打工 。

车厢里嘈杂不堪。

孩子的哭闹、大人的闲聊、收音机里夹杂着电流声的流行歌曲,以及车轮连接处传来的有节奏的“哐当”声,交织成一首属于旅途的交响曲。

杨如轩望着窗外逐渐向后移动的站台景物,眼神平静,带着对未知前程的些许茫然。

火车拉响汽笛,缓缓驶离站台,将城市的灯火抛在身后。

夜幕开始降临,窗外的风景变成了模糊的、飞速后退的黑色剪影。

几站过后,在一个稍显冷清的小站,车厢门再次打开,涌上来一批新的旅客。

一阵略显急促的脚步声停在杨如轩这一排座位旁。

“麻烦让让,我是里面靠窗的。”

一个清脆的女声响起。

杨如轩抬起头,看到一个姑娘站在过道,手里拎着个不小的帆布背包。

她看起来风尘仆仆,但眼睛格外明亮,像落进了星子。

他连忙站起身,侧过身子,想帮她接一下背包:“我帮你放上去?”

姑娘利落地把背包往行李架上一推,拍了拍手,爽朗一笑:“谢啦!

小意思,我自己能行。”

她灵巧地侧身挤进靠窗的座位,带起一阵淡淡的、像是香皂混合了少女体香的气息,与车厢里浑浊的空气截然不同。

杨如轩重新坐下,下意识地又往过道边挪了挪,似乎想给彼此之间留出更多空间。

姑娘坐定后,长长舒了口气,然后目光便开始不着痕迹地打量身旁这个沉默的年轻人。

他穿着朴素,浅灰色的短袖衬衫洗得很干净,膝盖上放着的旅行袋虽然半旧,但拉链扣得严严实实。

他看起来不像是那种第一次出门的、手足无措的乡下小子,但那份过于规矩的坐姿和几乎不与人对视的腼腆,又透着一股未经世事的纯粹。

陈青青心里那种“老江湖”的劲儿又上来了。

这种安静内敛的男孩,对她有种奇怪的吸引力——或者说,激起了她那种想要打破平静、掌控局面的习惯性冲动。

她从湖北老家出发,目标是南方那个传说中面朝大海的城市,过去的经历让她习惯于用张扬来掩饰内心的不安。

火车在夜色中隆隆前行,车厢顶灯熄灭了,只留下过道和座位下方昏暗的脚灯,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私密的氛围。

周围的嘈杂渐渐被鼾声和低语取代。

陈青青觉得这沉默有些难熬,她碰了碰杨如轩的胳膊肘:“嘿,去厦门?”

杨如轩似乎愣了一下,才意识到邻座在跟自己说话。

他转过头,在昏暗中,能看清她轮廓清秀的侧脸和那双亮晶晶的眼睛。

“嗯。”

他点了点头,声音不高,但很清晰。

“打工?”

陈青青继续问,嘴角挂着一丝看似随意的笑。

“嗯,去找我表哥,他在那边的鞋厂上班。”

他老实地回答,眼神与她接触了一下,便迅速移开,落在前方座椅的靠背上。

“巧了!”

陈青青笑起来,眼睛弯成好看的月牙,“我也是去厦门碰碰运气。

我叫陈青青,陈是耳东陈,青青是青草的青。

你呢?”

“杨如轩。”

他回答,名字从他嘴里说出来,带着一种朴实的郑重。

“杨如轩……”陈青青重复了一遍,点点头,“名字挺好听的嘛,文绉绉的。

坐这多闷啊,聊聊天呗。

你是哪里人?”

“河南,商丘那边的。”

杨如轩答道。

双手从膝盖上移开,有些不自在地互相握了握。

“哦——中原大地啊!”

陈青青故意拖长了语调,带着点调侃,却又不会让人反感,“我湖北的。

这车还得跑好久呢,干坐着非得无聊死。”

杨如轩似乎不太擅长接这种带着玩笑性质的话,只是又“嗯”了一声,算是回应。

陈青青看他这窘迫的样子,觉得更有趣了。

她从随身的小挎包里摸出一包恰恰香瓜子,拆开,抓了一把递过去:“喏,磕点瓜子,打发时间。”

杨如轩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过去,低声道:“谢谢。”

“客气啥。”

陈青青自己也开始嗑瓜子,动作熟练,瓜子壳清脆地落在小桌板上的塑料袋里。

“你多大啦?

看着挺年轻的。”

“二十三。”

杨如轩回答,然后像是为了礼貌,也为了转移话题,反问道,“你呢?”

问完似乎又觉得有些唐突,目光游移了一下。

“姐姐我二十二了。”

陈青青故意把“姐姐”两个字咬得重些,带着明显的戏谑,“不过嘛,我出来闯荡可比你早,经验丰富着呢。”

她这话半真半假,闯荡是早,但“经验”所指为何,只有她自己心里清楚。

那些所谓的恋爱经历,大多浅尝辄止,甚至连亲密接触都寥寥无几,但她却习惯用这种语气来武装自己。

杨如轩果然被她这话带偏了,有些局促地低下头,专注地磕着手里那颗瓜子,仿佛那是什么需要认真对待的技术活。

夜色渐深,陈青青继续扮演着她的“见多识广”,天南海北地瞎聊。

从听说厦门鼓浪屿很美,到抱怨火车上的盒饭又贵又难吃,再到猜测鞋厂的工作累不累。

她说话语速快,带着一种城市姑娘的伶俐和跳跃性思维,常常让杨如轩跟不上节奏,只能被动地“嗯”、“啊”应答,或者在她停顿的间隙,提出一两个简短而实在的问题。

但陈青青渐渐发现,杨如轩虽然话少,反应也有些慢,但并非木讷愚钝。

他听得很认真,在她抱怨盒饭时,他会小声说:“我带了干粮,我妈烙的饼,还有咸鸭蛋,你要不要尝尝?”

在她猜测鞋厂工作时,他会基于表哥信里提到的情况,很实在地分析:“听说刚开始会比较辛苦,要适应流水线的速度,但熟悉了就好了。”

他的声音温和,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质感,像秋日晒过的麦秸,干燥而温暖。

陈青青一边继续用言语“逗弄”着他,一边心里某个角落,那层坚硬的外壳,似乎在不知不觉间被这种温和与踏实撬开了一丝缝隙。

说得多了,陈青青也感到倦意袭来,哈欠连天。

她调整了一下姿势,准备靠在窗边勉强睡一会儿。

但硬座车厢的座位,想要睡得舒服简首是奢望。

她扭来扭去,脖子怎么放都觉得别扭,脑袋随着车厢的摇晃而左摇右摆。

就在她半梦半醒,脑袋因为失去支撑而猛地向前一点,差点磕到前面小桌板时,一只温暖的手及时地、轻轻地挡在了她的额头和小桌板之间。

陈青青瞬间惊醒,睁开眼,对上的是杨如轩有些慌乱却关切的眼神。

杨如轩的手很快缩了回去,仿佛做了错事。

“我,我怕你磕着了。”

杨如轩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或者是因为紧张?

“陈青青的心,毫无预兆的跳了一下。

他那一下轻柔的阻挡,像一颗投入她心湖的石子,荡开了层层涟漪。

这感觉,与她过往那些男友急着搂搂抱抱占便宜的行为,完全不同。

那是一种纯粹的、不带任何杂质的关心。

她定定地看了他几秒钟,在昏暗的光线下,他脸上的轮廓显得有些柔和。

她忽然收起了一晚上那副玩世不恭的笑容,轻轻说了声:“谢谢。”

火车哐当哐当地前行,车厢里鼾声依旧。

陈青青闭着眼,却久久无法入睡。

她能感觉到身旁杨如轩平稳的呼吸,能听到他偶尔极轻地动一下的声音。

她心里那套演练过无数次的、用来保护自己也用来试探别人的“游戏风尘”模式,在这个沉默而体贴的河南小伙面前,第一次显得有些苍白无力,甚至……有些可笑。

“他好像……真的不一样。”

这个念头悄然浮上心头,带着一丝她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悸动和迷茫。

而杨如轩,在黑暗中睁着眼睛,同样心绪难平。

身旁这个叫陈青青的湖北姑娘,大胆、活泼,说话首接得让他招架不住,像个五彩斑斓、旋转不停的万花筒,晃得他眼花缭乱。

他本能地觉得她跟自己不是一类人,她所说的“经验丰富”也让他有些隐约的退缩和距离感。

但是,当她安静下来,当她收起那副带刺的笑容,轻轻对他说“谢谢”的时候,他看到的,又是一个清澈得让人心疼,甚至带着一丝脆弱的女孩子眼神。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