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砸在筒子楼锈蚀的铁皮雨棚上,像有人往天顶倒铁钉。
一道闪电劈开夜幕,照亮了那辆停在巷口的破旧公交车——车门“吱呀”一声打开,仿佛是从地狱生锈的喉咙里挤出的叹息。
林妄走下车。
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浅灰风衣,拎着一个褪色帆布包,脚下是一双磨平后跟的旧皮鞋。
雨水顺着他齐耳的黑发滑落,流过面无表情的脸。
他抬头看了眼头顶摇摇欲坠的“幸福里12号”牌匾,眼神平静得像是来报到的学生。
房东老李撑着伞等在楼下,递钥匙时手微微发抖:“三楼304,最便宜,也……就剩这间了。
水电自付,晚上别乱走动。”
“谢谢。”
林妄接过钥匙,声音平稳,像老师点名时念到第三个学生的名字,不带情绪,也不带疑问。
他踩着积水上了楼梯。
每一步都精准落在台阶中央,步伐均匀,节奏稳定,仿佛经过某种精密校准。
304室门锁生锈,他掏出随身小刀撬了两下,推门而入。
房间狭小阴冷,墙皮剥落,天花板有大片水渍,像一张扭曲的人脸。
他把帆布包放在床边,取出三样东西:身份证、低保证,还有一本边缘卷曲的黑色笔记本。
翻开第一页,上面密密麻麻写满符号与图表,夹杂着潦草批注:“灵体波动频率与脑电波共振阈值关系推测怨念密度与空间塌陷概率模型”。
窗外雷声滚滚。
不到一小时,整栋楼接连跳闸。
先是五楼租客在走廊突然倒地抽搐,口吐白沫;西楼夫妻被发现昏迷在浴室,热水器还在喷蒸汽;一楼麻将馆的老周抄起桃木剑就要贴符,嘴里嚷着:“吊死鬼还魂第三回了!
前年陈阿婆,去年王会计,今年轮谁?”
人群骚动,有人烧纸钱,有人收拾行李要搬。
恐慌像霉菌在潮湿的楼道里蔓延。
而304室的窗边,林妄正盯着楼下配电箱。
每隔七秒,红灯闪一次,伴随轻微“咔哒”声。
“集体晕厥……伴随周期性电压波动?”
他低声自语,指尖轻敲窗框,“如果是灵体引发的电磁共振,能量层级至少B级。
可这种砖混结构、人均月租八百的贫民窟……能养出B级地缚灵?
逻辑链断裂。”
他坐回床沿,翻开笔记本,在“地缚灵(自杀型)”条目下勾选一项:“行为闭环稳定性高”。
然后写下新备注:异常:若为真实执念残留,应锁定特定空间或对象重复行为。
当前受害目标随机,时间间隔无规律,不符合经典模型。
结论:要么不是真鬼,要么——它的行为逻辑出了问题。
就在这时,头顶传来细微声响。
沙……沙……像是粗粝的绳索在水泥地上拖行。
普通住户早己缩进被窝不敢动弹,可林妄却站起身,走向门口。
他拉开门,仰头望向楼梯井上方幽暗的转角。
那里一片漆黑,连声控灯都不亮。
但他还是轻声开口,语气如同询问邻居天气:“你在吗?”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