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书友在线!手机版

书友在线 > 其它小说 > 烽火连篇

烽火连篇

爱在岁月中成长 著

其它小说连载

其它小说《烽火连篇由网络作家“爱在岁月中成长”所男女主角分别是山田少佐赵纯净无弹窗版故事内跟随小编一起来阅读吧!详情介绍:民国二十六津门市的秋意比往年更冷海河面上飘着灰蒙的将对岸日军军营的铁丝网晕成模糊的黑连带着街上行人的也都笼着一层化不开的沉我攥着刚写好的稿指尖在“日军强征城郊粮百姓断粮三日”的标题上反复摩油墨的气息混着窗外飘来的煤烟呛得人喉咙发《津门晚报》的编辑部打字机的“哒哒”声有气无主编老周坐在靠窗的藤椅手里捏着我的稿眉头皱成了川“晚苏”他叹...

主角:山田少佐,赵凯   更新:2025-09-27 14:56:02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民国二十六年,津门市的秋意比往年更冷些。

海河面上飘着灰蒙的雾,将对岸日军军营的铁丝网晕成模糊的黑影,连带着街上行人的脸,也都笼着一层化不开的沉郁。

我攥着刚写好的稿件,指尖在“日军强征城郊粮食,百姓断粮三日”的标题上反复摩挲,油墨的气息混着窗外飘来的煤烟味,呛得人喉咙发紧。

《津门晚报》的编辑部里,打字机的“哒哒”声有气无力,主编老周坐在靠窗的藤椅上,手里捏着我的稿件,眉头皱成了川字。

“晚苏啊,”他叹了口气,将稿件推回我面前,“这稿子不能发。

昨天日军特高课刚来过,说再敢登‘不实报道’,就要封了报社。

你这不是往枪口上撞吗?”

我看着稿件上密密麻麻的字迹——那是我前天冒着风险,乔装成农妇混进城郊张家村,听着村民们含泪说的遭遇:日军以“军用物资”为由,抢走了全村过冬的粮食,有个老婆婆想护着仅存的半袋玉米面,被日军士兵推倒在地,磕破了额头。

这些话像针一样扎在我心里,怎么能让它烂在纸堆里?

“周主编,”我声音发颤,却带着一丝执拗,“若是连我们都不敢说真话,那津门市的百姓,还能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吗?

日军想堵我们的嘴,可真相堵不住!”

老周抬头看了我一眼,眼神里有无奈,也有几分赞许。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牛皮纸信封,压低声音说:“我知道你心善,也有骨气。

这是地下刊物《津门烽火》的地址,你把稿件改改,别用报社的名义,偷偷寄过去。

记住,千万别让人知道,尤其是……赵凯。”

提到赵凯,我心里一沉。

他是报社的资深记者,仗着和日军特高课的人有来往,在报社里横行霸道,平日里最喜欢挑唆同事写些美化日军的文章。

前几天我写了一篇质疑日军“大东亚共荣”的短文,就被他阴阳怪气地嘲讽“不知天高地厚”。

我接过信封,小心地塞进包里,点了点头:“您放心,我会小心的。”

下班后,天色己经擦黑。

街上的路灯亮着,却昏黄得很,照得路面上的积水泛着冷光。

我裹紧了身上的夹袄,快步走向街角的邮筒——那里是寄往《津门烽火》的固定投递点。

刚走到邮筒旁,就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打骂声和哭喊声。

我循声望去,只见两名日军士兵正围着一个中年男人拳打脚踢,男人怀里抱着一个小男孩,死死护着不让士兵碰到。

“你的,粮食交出来!”

日军士兵嘶吼着,一脚踹在男人的肚子上,男人闷哼一声,却依旧不肯松手。

旁边围着几个百姓,敢怒不敢言,只能在心里替男人揪心。

我连忙从包里掏出笔记本和钢笔,借着路灯的光,快速记下眼前的景象:“民国二十六年十月十二日傍晚,津门市中山路,两名日军士兵殴打平民,强征粮食,百姓围观不敢作声。”

我的手因为愤怒而微微颤抖,钢笔在纸上划过,留下深深的痕迹。

就在我准备把笔记本收回包里时,身后突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苏记者,这么晚了,还在这儿‘采风’呢?”

我心里一紧,转身看去,果然是赵凯。

他穿着一件灰色的西装,手里夹着一支烟,嘴角挂着一抹嘲讽的笑,眼神像毒蛇一样盯着我手里的笔记本。

“赵记者,”我强装镇定,将笔记本塞进包里,“我只是路过,看到些事情,随手记下来而己。”

“随手记下来?”

赵凯往前走了一步,凑近我,压低声音说,“苏记者,我劝你还是少管些闲事。

日军特高课的人,可不像我们这么好说话。

要是你记的东西,让他们看见了,后果可不是你能承担的。”

我看着他那张谄媚的脸,心里一阵恶心,却也知道不能和他硬碰硬。

“多谢赵记者提醒,我会注意的。”

说完,我转身就走,脚步比刚才更快了些。

走到街角时,我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只见赵凯还站在原地,手里夹着烟,目光死死地盯着我的背影,那眼神里的阴狠,让我浑身发冷。

我知道,他一定是察觉到了什么,以后的日子,怕是不会太平了。

回到租住的小阁楼时,己经是深夜。

阁楼里很简陋,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墙上贴着我父亲的照片——他曾是一名抗日战士,在我十岁那年,牺牲在了战场上。

我走到照片前,轻轻抚摸着父亲的脸,轻声说:“爹,今天我又看到日军欺负百姓了,我把他们的恶行写了下来,寄给了地下刊物。

您放心,我不会让您白白牺牲的,我会用我的笔,替您,替所有受苦的百姓,说真话。”

说完,我坐在桌子前,打开台灯,从包里拿出笔记本,再次翻看今天记下的内容。

我的记忆力从小就比别人好,只要是看过的东西,都能清晰地记在脑子里。

刚才在中山路看到的场景,每一个细节都在我脑海里浮现:日军士兵的嚣张跋扈,中年男人的隐忍与坚强,围观百姓的无助与愤怒……这些都化作了我笔下的文字,一字一句,都饱含着我对日军的痛恨,对和平的渴望。

就在我准备关灯睡觉时,窗外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

我心里一紧,走到窗边,小心翼翼地掀开窗帘的一角——只见楼下的巷子里,有两个黑影正鬼鬼祟祟地徘徊,看穿着打扮,像是日军特务。

我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难道是赵凯把我举报了?

我连忙吹灭台灯,躲到床底下,屏住呼吸,听着外面的动静。

过了约莫一刻钟,巷子里的黑影才离开。

我从床底下爬出来,浑身都是冷汗。

我知道,从今天起,我不仅要和日军的舆论封锁作斗争,还要时刻提防赵凯的陷害和日军特务的监视。

但我不会退缩。

父亲曾告诉我,身为中国人,就算不能拿起枪上战场,也要守住自己的骨气和良知。

我的笔,就是我的武器;我写下的每一个字,就是射向日军的子弹。

就算前路布满荆棘,就算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我也要把真相传递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日军的暴行,让抗日的火种,在津门市的每一个角落,悄悄燃烧。

窗外的天,渐渐亮了。

我走到桌前,打开笔记本,在扉页上写下一行字:“以笔为刃,以纸为盾,烽火岁月,永不退缩。”

这不仅是我对自己的承诺,也是我对父亲,对所有受苦百姓的承诺。

新的一天开始了,等待我的,或许是更多的危险和挑战,但我己经准备好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