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乱世谋位(第 1-3 章)第 1 章《荥阳才子初入仕,和平年间秀才郎》北魏兴安二年的洛阳城,春风裹着沙尘,把吏部衙门口的石狮子吹得灰头土脸 —— 郑羲站在这狮子跟前,手里攥着举荐文书,后背已经被汗浸湿了半片。
他这 “秀才” 身份,说出来实在没太多底气。
荥阳郑氏是中原老牌文化贵族,往上数三代都靠笔杆子吃饭,可到了北魏这会儿,朝廷说了算的是扛着马刀的鲜卑贵族。
吏部里当值的鲜卑小吏扫了眼他的文书,操着半生不熟的汉话笑:“郑郎君这秀才,是家里族谱堆出来的吧?
咱大魏的功名,那得在战场上砍过敌人才算真本事!”
这话戳得郑羲脸热,却没敢反驳。
他清楚,在这 “马上得天下” 的朝廷里,文化人就像棋盘上的闲子,得找个靠山才能盘活。
好在老爹早有盘算,托了三姑六婆的关系,把他的庚帖递到了尚书李孝伯府上。
李孝伯是北魏汉人官员里的头面人物,女儿李月娥更是出了名的才女。
相亲那天,李孝伯没问兵法没谈政务,只扔了本《诗经》让他解。
郑羲脑子转得快,专拣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这类既显学问,又暗合北魏汉化趋势的句子说,末了还补了句:“如今朝廷要兴礼乐,正需像岳父大人这样的栋梁撑着。”
这话拍得李孝伯眉开眼笑,婚事当场定了。
可送聘礼时,郑羲悄悄让管家把其中两匹上等丝绸换成了次等货 —— 倒不是真穷,只是他打小就见惯了家族里人丁兴旺开销大,心里总想着能省则省,这念头像颗种子,后来竟长成了 “贪吝” 的参天大树。
新婚之夜,李月娥捧着他写的诗稿夸夫君才高,郑羲嘴上应着,心里却在盘算:有了李家这层关系,吏部那几个鲜卑小吏再敢拿 “秀才” 说事,看他们还能不能笑得出来。
可他没料到,文化贵族与军事权贵的平衡,比解《诗经》里的难题难多了 —— 几天后,鲜卑贵族拓跋石奉命去招降刘宋将领常珍奇,竟点名要他当参军,理由是 “汉人懂汉人的心思”。
郑羲看着手里的任命书,心里犯了嘀咕:这拓跋石是出了名的粗人,跟他共事怕是没好果子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