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晨光穿透灰色的窗帘,把狭小的卧室照得分外清晰。
周知非睁开眼,看到闹钟的指针稳稳指向六点五十分。
他没有拖延,像每个第一次上班的人那样克制自己的不安,利落地起身洗漱。
水流撞击洗手盆的声音,在这个老旧小区的清晨回响。
有很短的一刻,他望着镜子里戴着双黑眼圈的自己,心头微微发紧。
这是个不容停歇的城市,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碎片理想打拼,而今天是属于他的第一刻。
走出家门时,母亲在厨房里炒蛋,透过门缝递出的声音温和而细碎:“别迟到,路上小心。”
他收拾好背包,点头应声没回头,沿着熟悉的破旧楼道快步下楼。
快节奏的人群一波波涌进地铁站,周知非夹在中间,右手握着刚刚发的员工胸牌。
胸牌上的公司logo在昏黄的灯光下折射出一点点光。
他低头望了一眼,觉得沉甸甸的,这不只是某家外企咨询公司的标识,更像整个未来生活的起点。
八点整,周知非抵达位于城市CBD的甲级写字楼。
大理石纹的大厅里,空气里漂浮着消毒水与咖啡的混合气味。
前台的职员眼神麻木地扫过他挂在外套上的胸牌,礼貌地指引他进入电梯区。
电梯里充满陌生面孔,却没有一个人说话。
大家的目光都投向各自的手机,像是把注意力当作一道屏障。
周知非随着人群拐进公司前厅,脚步略显踌躇。
“早啊,新来的同事。”
韩莉第一个注意到他,她烫过的短发贴着脸,眼神泛着疲惫但嘴角始终带笑。
他微微一愣,顺着声音看过去,“早上好。”
第一次见到韩莉,周知非发现她眼神深处有种锐利和警觉。
他还没来得及多思考,办公区里另一位男同事喊着让大家交工牌签到。
周知非迅速融入这个流程里,仿佛只要不掉队,就不会暴露自己的不安。
分配座位时,周知非坐在靠窗的工位,距离韩莉两排。
窗外城市的天际线一片朦胧。
他刚打开电脑,微信里弹出公司入职群的消息,内容是HR安排的新人培训流程。
整个上午,他听着部门经理讲述公司架构和项目分工。
那位经理说话间不时环视众人,言辞中夹杂些微讽刺,像是提醒职场新鲜人要学会察言观色。
临近午休,韩莉又一次靠过来低声说:“你是哪儿来的?
学什么专业啊?”
她像在收集信息的猎手,用轻松的语气打量他。
“我学的是经济学。”
他下意识地挺首腰板,语气很有分寸地回避家境的话题。
韩莉笑了笑,低头敲几下键盘,然后悄悄道:“经济学啊,挺好。
咨询岗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
这里喜欢性格外向的,但你别担心,有时候话少才不容易出错。”
这句话像一粒种子,让周知非心头安定了几分。
他想表达谢意,却又本能地防备,不敢暴露太多。
午餐时间到来,公司餐厅里人声鼎沸。
周知非拿着餐盘排队,身旁站着几个同部门的同事,话题围绕着上司的脾气和新项目的压力。
他努力插入对话,但总被一两个冷淡的眼神打断。
讨论间,韩莉偶尔会帮他缓颊,顺势引入关于行业趋势的话题,有意把话题从私人生活引开。
周知非察觉到这是一种无形的保护,也是一种职场社交的手段。
饭后回到工位,经理宣布下午要拆分新人进项目小组,各组需要自荐组长。
会场骤然安静,没人愿意第一个开口。
韩莉第一个举手:“我来试试。”
目光坚定,嘴角浮现出自信的笑。
这种主动让一旁的男同事也跟着动了念头,竞争的气氛弥漫开来。
周知非更沉默了。
他脑海里闪过家里那些压抑的细节,母亲叮嘱要低调,父亲从不对他抱期望。
眼前,身边同事又开始私下窃语,分析谁最有可能被经理重用。
韩莉转身递了个眼色,实现了角色的切换,从同情者到竞争者。
她询问周知非愿不愿意自荐组长;他犹豫,用低沉的嗓音说自己还不够了解公司的流程。
“小知非,其实你挺适合做组长的。
别让别人的声音吓着你。”
韩莉轻声说,但其中的意味难辨。
会议结束后,周知非被分到一个业务数据分析小组。
组长是部门里的老员工杨哲,总是面无表情。
杨哲简单分派任务,冷淡地说:“资料分析下午发你邮箱,报表明早九点前交。”
他点头应允,满脑子却都是流程陌生和压力骤增的担心。
下午,组员们各自埋头干活,周知非屏幕上数据表格密密麻麻,配合不熟练的系统界面,他显得格外笨拙。
韩莉偶尔过来,帮他查看数据接口,指出几个匹配错误。
“职场就是这样,慢慢习惯。
压力来了,不要乱动,要问——记住,问对人。”
她语气温和,却又不容置疑。
他感激,却警觉着自己被纳入别人的权力游戏。
临近下班,窗外的光线斜斜地照进来。
办公室里,有人低声议论经理的偏爱,有人互发工作群表情包,但也有人独自一人在屏幕后打字。
周知非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所有人都在关注各自的筹码,而他只能默默加班。
他望向窗外,城市灯火初上,楼群间迷茫不安。
旁边的韩莉换上外套准备离开,却停下来,看着他道:“今晚别太晚,不然明早更难。
你,别太急。”
周知非点头,却没有抬头。
他背后,有同事在窃笑,有人关掉电脑收拾包。
他听着办公室渐渐变得安静,像整个城市都在无声地考验他。
他敲下最后一串数据时,指尖隐隐发麻。
走出写字楼那一刻,城市夜色包裹了他。
肩上的包压出隐隐的疼痛,他微微抬头望向远方灯火,总觉得这座城市里的每个人都在裂缝中努力攀爬。
无数写字楼灯光点缀在天际线,他知道自己只是其中之一,他要用自己的方式,一步步填补生活的断层。
他把工牌收进外套口袋,转身走进夜色,心里有了新的重量。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