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书友在线!手机版

书友在线 > 都市小说 > 穿越五十年代修真记

穿越五十年代修真记

爱吃香蕉的树 著

都市小说连载

《穿越五十年代修真记》这本书大家都在其实这是一本给力小小说的主人公是王浩然李秀讲述了​1956年的惊华北平原边缘的王家峪被一声炸雷劈土坯房的茅草顶簌簌落着碎王浩然在一阵撕裂般的头痛中睁开首先闻到的是混合着泥土、柴火和某种说不清的霉味的空他动了动手触到的是冰凉粗糙的土身下铺着的麦秸硌得骨头生视线里是黑乎乎的房挂着几串干瘪的红辣椒和玉米棒墙角结着蛛阳光从糊着纸的窗棂缝隙里钻进在地上投下几道歪斜的光无数细小的尘埃在光柱里翻“水……水...

主角:王浩然,李秀莲   更新:2025-10-24 03:25:28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1956年的惊蛰,华北平原边缘的王家峪被一声炸雷劈醒。

土坯房的茅草顶簌簌落着碎草,王浩然在一阵撕裂般的头痛中睁开眼,首先闻到的是混合着泥土、柴火和某种说不清的霉味的空气。

他动了动手指,触到的是冰凉粗糙的土炕,身下铺着的麦秸硌得骨头生疼。

视线里是黑乎乎的房梁,挂着几串干瘪的红辣椒和玉米棒子,墙角结着蛛网,阳光从糊着纸的窗棂缝隙里钻进来,在地上投下几道歪斜的光柱,无数细小的尘埃在光柱里翻滚。

“水……水……” 喉咙干得像要冒烟,王浩然挣扎着想坐起来,却发现这具身体虚弱得厉害,稍微一动就头晕眼花。

“欸?

浩然醒了?”

一个略显沙哑的女声响起,紧接着,一张布满皱纹、颧骨高耸的脸凑了过来。

女人穿着打了好几个补丁的蓝布褂子,头发用一根木簪挽在脑后,眼神里带着惊喜和担忧,“饿不饿?

娘给你熬了点米汤,快趁热喝点。”

王浩然怔怔地看着这张脸,陌生又熟悉的记忆碎片如同潮水般涌入脑海——这是原主的娘,李秀莲;那个蹲在灶门口添柴、脊梁有些佝偻的男人,是原主的爹,王老实;还有一个梳着羊角辫、正好奇地扒着门框看他的小丫头,是原主的妹妹,王小花。

这里是1956年的王家峪,一个地图上都未必能找到的偏僻山村。

而他,王浩然,原本是21世纪一个普通的历史系大学生,前一秒还在图书馆里对着一本不知真假的古藉《太玄感应篇》打瞌睡,下一秒就被那声惊雷送到了这个年代,钻进了这个同样叫王浩然、才十三岁的农家少年身体里。

原主是因为前天在山里捡柴时淋了场大雨,回来就发起高烧,昏迷了两天两夜,村里的赤脚医生来看过,开了几片不知名的药片,也没见好转,家里人都快急白了头。

没想到,这烧一退,芯子却换了人。

“慢点喝,别烫着。”

李秀莲用粗糙的手轻轻拍着他的背,眼神里的慈爱让王浩然心头一暖,又有些酸涩。

他知道,从今往后,他就是这个家的一份子了,必须扛起这个年代赋予的沉重责任。

米汤很稀,几乎能照见人影,里面飘着几粒米,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王浩然贪婪地喝着,胃里的灼烧感渐渐缓解,身体也有了些力气。

他一边喝,一边快速整理着脑海里的记忆。

这个年代,新中国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农村实行的是农业合作社,大家一起劳动,挣工分,年底分红。

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能吃上一顿饱饭都是奢望。

原主的父亲王老实是个典型的庄稼汉,沉默寡言,只会埋头干活;母亲李秀莲勤劳能干,操持着家里的一切;妹妹小花才六岁,正是懵懂可爱的年纪。

“爹,娘,我没事了。”

王浩然放下碗,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和原主一样,带着少年人的青涩。

王老实抬起头,黝黑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咧开嘴露出两排黄牙:“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等好利索了,跟我去地里挣工分。”

李秀莲却瞪了王老实一眼:“孩子刚醒,你就让他去干活?

歇两天再说!”

她又转向王浩然,“浩然,你感觉咋样?

头还疼不疼?”

“不疼了,娘,就是有点没劲儿。”

王浩然说道。

他确实没劲儿,这具身体太虚弱了,长期营养不良,加上这场大病,更是雪上加霜。

就在这时,他脑海里突然闪过一段晦涩的文字,正是他之前看的那本《太玄感应篇》里的内容。

那本书据说是一本修仙功法,他当时只当是古人的幻想,没太在意,可现在,这段文字却清晰地浮现在脑海里,仿佛刻上去的一般。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气为始,道为常……引气入体,淬炼凡身,方可长生……”王浩然心中一动。

穿越这种事都发生了,那修仙呢?

是不是也有可能存在?

如果这《太玄感应篇》真的是修仙功法,那在这个缺衣少食、医疗落后的年代,不就有了活下去、甚至活得更好的资本?

长生不老,这个念头一旦升起,就再也压不下去了。

他强压着内心的激动,不动声色地消化着这段文字。

功法开篇讲的是如何感应天地间的“气”,将其引入体内,滋养身体,改善体质。

这对于现在的他来说,简首是雪中送炭。

接下来的几天,王浩然一边装作养病,一边偷偷研究那部功法。

他发现,这个年代的天地间,确实存在着一种微弱的能量,也就是功法里所说的“气”。

或许是因为工业不发达,污染少,这“气”虽然稀薄,却很纯净。

他尝试着按照功法上的方法去感应、引导这些“气”。

一开始,毫无头绪,那“气”如同顽皮的精灵,根本不听使唤。

但他没有放弃,每天趁着夜深人静,或者独自躺在炕上的时候,就默默练习。

几天后的一个夜晚,当他再次凝神静气,专注地去感受那无处不在的“气”时,忽然感觉到一丝微弱的暖流,从指尖缓缓涌入体内,顺着经脉慢慢游走。

虽然微弱得几乎难以察觉,却真实存在!

王浩然心中狂喜,差点叫出声来。

他成功了!

他真的引气入体了!

这丝暖流所过之处,原本疲惫虚弱的身体仿佛被注入了一丝活力,带来一种难以言喻的舒适感。

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想要在这个年代立足,想要长生不老,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身体渐渐好转,王浩然也不能总在家里歇着。

在那个年代,不劳动是会被人戳脊梁骨的。

王老实带着他去了合作社的地里,给他安排了个相对轻松的活计——看场。

所谓看场,就是在打谷场边上看着晾晒的粮食,防止鸡鸭进去糟蹋,也防止有人偷拿。

这活计不用费太多力气,正好适合王浩然一边“工作”,一边偷偷修炼。

打谷场在村子中央,周围是一片开阔的田地。

此时正是春耕时节,社员们都在地里忙碌着,吆喝声、牛叫声、锄头挖土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充满了生机。

王浩然坐在场边的一个草垛上,看似在西处张望,实则在默默运转功法,吸收着天地间的“气”。

他发现,在野外,尤其是靠近山林的地方,“气”似乎更浓郁一些。

王家峪背靠一座连绵的大山,名叫青龙山,据说山里有野兽,平时很少有人敢深入。

“浩然,发啥呆呢?”

一个声音打断了他的修炼。

王浩然抬头一看,是邻居家的二柱子,比他大两岁,也是个半大的孩子,负责和他一起看场。

“没啥,就是有点累。”

王浩然笑了笑说道。

二柱子凑过来,神秘兮兮地说:“哎,浩然,你听说了吗?

上面说了,要派城里的学生来咱们乡下劳动锻炼,说是叫啥‘知青’。”

“知青?”

王浩然心中一动。

他当然知道知青下乡这回事,这是那个特殊年代的一个重要事件,会对无数人的命运产生深远的影响。

没想到,这事儿竟然这么快就要落到王家峪了。

“是啊,听说来了好几个呢,男的女的都有,要在咱们村住下来,跟咱们一起挣工分。”

二柱子兴奋地说,“城里来的人,肯定见过大世面,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带些新奇玩意儿。”

王浩然没说话,心里却在盘算着。

知青的到来,无疑会给这个平静的小山村带来一些变化,是好是坏,现在还说不准。

但对于他来说,或许是个了解外界信息的机会。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锣鼓声,有人在村口喊:“知青来了!

知青来了!

大家快去看看!”

打谷场上的人一下子就骚动起来,连地里干活的社员们也纷纷停下了手中的活计,朝着村口跑去。

二柱子也拉着王浩然:“走,浩然,咱们也去看看!”

王浩然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

他也想看看,这些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年轻人,会给这个时代,给这个村庄,带来怎样的故事。

跟着人群来到村口,只见几个穿着干净整洁、与村民们格格不入的年轻人站在那里,男的穿着中山装,女的穿着布拉吉,脸上带着些许好奇和忐忑。

他们的身后,跟着村支书和几个村干部,正热情地和他们说着什么。

村民们围在周围,指指点点,议论纷纷,眼神里充满了好奇。

王浩然混在人群中,默默地观察着这几个知青。

他们看起来都不大,也就十八九岁的样子,皮肤白净,和常年劳作的村民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其中一个男知青,个子很高,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正拿着一个小本子在记录着什么。

一个女知青则显得有些怯生生的,不停地打量着周围的环境,眼神里带着一丝不安。

村支书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乡亲们,这几位是从城里来的知青同志,响应党的号召,到咱们王家峪来插队落户,跟咱们一起劳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大家要欢迎他们,照顾他们!”

人群中响起一阵稀稀拉拉的掌声。

村支书又指着几个村民的家,安排知青们住下。

那个戴眼镜的男知青和另一个男知青被安排到了村东头的老刘家,那个怯生生的女知青则被安排到了王浩然家隔壁的二婶家。

分配完毕,知青们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各自跟着村民去了住处。

人群渐渐散去,大家又回到了地里干活,但嘴里讨论的话题,却都变成了那些知青。

王浩然也回到了打谷场,心里却思绪万千。

知青来了,村里的平静被打破了。

而他的修仙之路,才刚刚开始。

他知道,在这个特殊的年代,想要不引人注目地修炼下去,必须学会“苟”。

傍晚收工的时候,王浩然故意落在后面,朝着青龙山的方向走去。

他想找个隐蔽的地方,好好修炼一番。

青龙山植被茂密,人迹罕至,正是个绝佳的修炼场所。

他沿着一条很少有人走的小路,钻进了山林。

越往深处走,树木越茂密,光线也暗淡下来。

空气中弥漫着草木和泥土的清香,天地间的“气”也变得浓郁了一些。

王浩然找了一个背风的山坳,周围长满了齐腰深的杂草,十分隐蔽。

他盘膝坐下,再次运转《太玄感应篇》的功法,开始吸收天地灵气。

随着功法的运转,越来越多的灵气被引入体内,那股暖流也变得越来越清晰,在经脉中缓缓流淌,滋养着他虚弱的身体。

他能感觉到,身体里的力量在一点点恢复,精神也变得越来越好。

不知不觉,天色暗了下来。

山林里传来阵阵虫鸣和兽吼,王浩然却丝毫不觉害怕。

修炼带来的力量感让他充满了自信。

他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草屑,辨认了一下方向,准备回家。

就在这时,他眼角的余光瞥见不远处的草丛里,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动。

王浩然心中一紧,屏住呼吸,仔细看去。

只见那草丛分开,一只浑身雪白的小狐狸钻了出来。

小狐狸看起来刚出生没多久,走路还摇摇晃晃的,一只后腿似乎受了伤,血迹斑斑。

它警惕地看了王浩然一眼,眼神里带着恐惧,想要逃跑,却因为腿伤,刚跑两步就摔倒在地。

王浩然看着这只受伤的小狐狸,心中一动。

在这个年代,山里的野味是难得的补充营养的好东西。

但不知为何,当他看到小狐狸那双灵动又充满恐惧的眼睛时,却下不了手。

他犹豫了一下,走了过去。

小狐狸吓得瑟瑟发抖,发出呜呜的叫声。

王浩然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想要看看它的伤势。

就在他的手快要碰到小狐狸的时候,小狐狸突然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奇异的光芒,紧接着,一股微弱却异常精纯的灵气从它体内散发出来,顺着王浩然的手臂,涌入了他的体内。

这股灵气比他刚才吸收的天地灵气要精纯得多,进入体内后,瞬间融入那道暖流中,让暖流壮大了不少。

王浩然只觉得浑身一震,精神为之一振。

他惊讶地看着小狐狸,这小家伙竟然能散发灵气?

难道它不是普通的狐狸?

小狐狸似乎也耗尽了力气,瘫软在地,眼神也变得有些黯淡。

王浩然看着它,心中做出了决定。

他小心翼翼地抱起小狐狸,用自己的衣角轻轻擦了擦它腿上的血迹。

“跟我回家吧,我帮你治伤。”

王浩然轻声说道,仿佛在对小狐狸说,又像是在对自己说。

抱着小狐狸,王浩然加快脚步向家走去。

夕阳的余晖透过树林洒下来,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他知道,从他决定救下这只小狐狸开始,他的人生轨迹,或许又将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

而他在这个五十年代的修仙之路,也注定不会平凡。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