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热把阳阳放在爬行垫上,铺了块干净的布,又给他塞了个会响的布娃娃。
小家伙抓着娃娃,没一会儿就注意力转移,伸手去够旁边装面粉的袋子——那是昨天从超市买的小袋面粉,还没开封,袋子上印着“精制小麦粉”的字样。
“别抓那个,脏。”
米热笑着把面粉袋往旁边挪了挪,自己坐在小马扎上,拿出手机翻购物软件。
她想查下做烤包子的食材价格:羊肉要新鲜的,最好是羊腿肉,嫩;洋葱得选紫皮的,甜;还有孜然,必须是老家寄来的那种,香味才正。
手机屏幕有点卡,是陈磊用旧了淘汰给她的,她翻了半天,才找到附近菜市场的配送价——羊腿肉38块钱一斤,紫皮洋葱2块五一斤,面粉昨天买的是5块钱一小袋。
她掏出个小本子,用铅笔算了算:做50个烤包子,大概要2斤羊肉、3个洋葱、1袋面粉,加上调料,成本差不多得90块。
要是每个卖3块钱,能卖150块,能赚60块。
“60块……够给阳阳买两包尿不湿了。”
米热小声嘀咕着,把本子塞进抽屉里。
她又想起昨天张阿姨说“你这手艺能卖钱”,心里的念头更坚定了些,但又有点犯怵——她没做过生意,不知道邻居们会不会真的买,也怕自己做不过来,毕竟还要带娃。
中午陈磊没回来吃饭,发微信说保安亭走不开,让她自己吃。
米热热了早上的馕和奶茶,刚吃了两口,就听见敲门声。
她以为是陈磊回来了,赶紧去开门,门口站着张阿姨,手里提着个小篮子,里面装着几个西红柿和一把香菜。
“米热,忙着呢?”
张阿姨笑着走进来,一眼就看见爬行垫上的阳阳,“哟,阳阳醒着呢?
来,阿姨抱抱。”
她放下篮子,伸手把阳阳抱起来,小家伙不认生,小手抓着张阿姨的衣领,笑得咯咯响。
“阿姨,您坐,我给您倒杯水。”
米热赶紧去拿杯子。
“不用不用,我就是来送点西红柿,自家种的,新鲜。”
张阿姨抱着阳阳坐在沙发上,扫了眼茶几上的小本子,“你这是算啥呢?
还拿铅笔写得密密麻麻的。”
米热有点不好意思,把本子拿过来,小声说:“阿姨,我想做点烤包子,卖给邻居们,赚点零花钱,给阳阳买尿不湿和疫苗针。”
“这主意好啊!”
张阿姨眼睛一亮,拍了下手,“你那烤包子,比我上次在新疆馆子吃的还香,皮又酥,馅又足,肯定有人买。
我跟你说,咱们小区的宝妈们,平时就爱买这些新鲜的吃食,你要是做了,我第一个来买,还帮你吆喝!”
张阿姨的话像给米热吃了颗定心丸,她心里的底气足了些:“就是怕我带娃忙不过来,而且……陈磊可能不同意,他总说我太累。”
“男人都这样,心疼你呗。”
张阿姨笑了,“你跟他好好说,就说你在家没事,做包子还能陪娃,不耽误事。
再说了,多赚点钱,日子也能松快点,他肯定明白。”
两人又聊了会儿,张阿姨教米热怎么省成本:“羊肉别买现成的肉馅,自己回家剁,能省点钱;洋葱早上买新鲜,还便宜;面发得软点,老人小孩都爱吃。”
米热听得认真,还拿笔在小本子上记了下来。
傍晚陈磊下班回来,一进门就闻到了香味——米热正在厨房试做烤包子,锅里的油滋滋响,烤包子的外皮己经变得金黄,孜然和羊肉的香味飘满了整个屋子。
“啥味儿啊,这么香?”
陈磊换了鞋,凑到厨房门口,看见米热正拿着夹子,小心翼翼地把烤包子从锅里夹出来,放在盘子里。
“你回来啦?
快尝尝,我试做了几个烤包子。”
米热递过一个,“我调整了点口味,少放了点辣,邻居们应该能接受。”
陈磊接过来,刚碰到盘子就觉得烫,赶紧换手,吹了吹才咬了一口——外皮酥脆,一咬就掉渣,里面的羊肉馅鲜嫩,混着洋葱的甜和孜然的香,比上次吃的还好吃。
他眼睛一亮,三口两口就吃完了,又伸手拿了一个:“好吃!
比外面卖的还香。”
米热看着他吃得香,心里高兴,趁机说:“陈磊,我想多做点烤包子,明天早上在小区门口卖,3块钱一个,张阿姨说她帮我宣传,应该能卖出去。”
陈磊的动作顿了一下,放下手里的烤包子,皱了皱眉:“你带娃己经够累了,再做包子卖,身体扛得住吗?
早上那么早就要起来准备,太辛苦了。”
“我不累。”
米热赶紧说,“我晚上等阳阳睡了就把面发好,早上早点起来调馅、烤包子,也就忙两个小时,不耽误带娃。
你看,咱们房租快到期了,阳阳还要打疫苗,多赚点钱,能减轻点你的负担。”
她拉着陈磊的手,把他的手放在自己的肚子上——那里还带着生娃后的一点点赘肉,她轻声说:“我以前在酒店当服务员,每天站十几个小时都不累,现在在家做包子,还能看着阳阳,多好啊。
你就同意吧,好不好?”
陈磊看着她期待的眼神,又想起昨天钱包里的零钱,心里软了下来。
他知道米热不是想折腾,是想帮他分担。
他叹了口气,反手握住她的手:“行,我同意。
不过你别太累,早上我帮你推小推车,下夜班我不睡觉,陪你一起准备。”
米热一听,眼睛立刻亮了,踮起脚尖在他脸上亲了一下:“我就知道你最好!”
陈磊脸有点红,赶紧转身去看阳阳,小家伙正坐在爬行垫上,手里抓着个面团——是米热刚才揉面时剩下的一小块,他把面团捏得乱七八糟,脸上还沾了点面粉,像个小花猫。
陈磊笑着走过去,把他抱起来:“你妈要当‘小老板’了,以后咱们阳阳就是‘小帮手’了。”
晚上,等阳阳睡熟了,两人在客厅里忙了起来。
米热把面发好,放在温暖的地方,陈磊则找了个旧纸箱,剪了个口子,做成了简易的“收款箱”,还在上面写了“扫码支付”,贴了米热的收款码。
“明天要是卖不完怎么办?”
米热有点担心。
“卖不完咱们自己吃,或者送给张阿姨他们,就当交朋友了。”
陈磊拍了拍她的肩膀,“别担心,有我呢。”
客厅里的灯亮着,映着两人忙碌的身影,面盆里的面团慢慢发了起来,像他们心里的希望,一点点膨胀着。
窗外的夜色渐深,小区里静悄悄的,只有他们家还亮着灯,等着明天的第一缕阳光,等着第一份烤包子的香气。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