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驶进公主府侧门时,夕阳正斜斜地挂在西角楼的檐角,把朱红色的府墙染成了暖金色。
裴安躺在铺着锦缎的软垫上,胸口的疼痛虽比来时轻了些,却仍不敢大口呼吸 —— 太医在马车上给他敷了草药,用白纱布缠了好几圈,连起身都得靠清儿和随行的太监搀扶。
“慢些,小心碰着裴安的伤处。”
清儿的声音带着几分谨慎,她伸手托住裴安的后背,另一个小太监则稳稳地扶着他的胳膊,两人小心翼翼地把他从马车上扶下来。
裴安抬眼望去,眼前不是他熟悉的府兵通铺所在的西跨院,而是一处靠近东苑的小院子。
院门是竹编的,刷着浅青色的漆,门楣上挂着块小木牌,写着 “静思院” 三个字,字迹娟秀,倒像是女子所书。
“这是公主特意为你安排的院子,离东苑近,又安静,最适合养伤。”
清儿扶着他往里走,一边轻声解释,“以前这院子是公主用来看书的,后来公主嫌东苑人多吵,就把这里改成了临时休憩的地方,平日里除了洒扫的丫鬟,很少有人来。”
裴安点点头,目光扫过院子里的景致:院子不大,中间铺着青石板路,路两旁种着几丛翠竹,叶片上还沾着夕阳的余晖,泛着淡淡的绿光。
正对着院门的是一间正房,窗户上挂着月白色的纱帘,里面隐约能看到铺着软垫的榻椅。
两侧还有两间厢房,一间看着像是卧室,另一间则像是书房,门口摆着一张小桌,上面放着一个青瓷茶壶。
“比我前世租的出租屋好多了。”
裴安在心里默默感叹。
他前世在大城市打拼,租的是个十平米的小单间,窗户对着狭窄的巷子,每天只能看到对面楼的墙,哪有这样清幽雅致的院子?
刚走进正房,就见一个穿着藏青色长衫的老者正坐在桌边等候,手里拿着一个药箱,看模样像是太医。
老者见裴安进来,赶紧起身,拱手行礼:“老夫见过裴壮士。”
“太医不必多礼。”
裴安想拱手回礼,却被清儿按住:“你伤着胸口,可别乱动,太医是来给你复诊的。”
太医点点头,示意裴安坐在榻上,然后小心翼翼地解开他胸口的纱布。
纱布解开的瞬间,裴安倒吸了一口凉气 —— 伤口处的草药己经有些渗血,红肿的痕迹还很明显,连周围的皮肤都透着青紫色。
太医仔细检查着伤口,手指轻轻按压着周围的肋骨,时不时问一句:“这里疼吗?”
“呼吸时有没有觉得胸口发闷?”
裴安一一作答,心里却有些紧张 —— 他前世很少去医院,对 “看病” 总有些本能的畏惧。
“裴壮士的伤势比老夫预想的还要重些。”
太医检查完,重新给伤口敷上草药,语气严肃,“两根肋骨断裂,还伤及了内腑,若是再晚些诊治,恐怕会留下病根。
接下来必须静养,至少三个月内不能动武,也不能做重活,连走路都得慢些,不能让伤口再受牵扯。”
“三个月?”
裴安愣了一下 —— 这意味着他三个月都不能操练,也不能巡逻,只能待在这个小院子里养伤。
“没错,三个月是最少的。”
太医点点头,从药箱里取出一张纸,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药方,“这是老夫开的药方,每日煎服一剂,早晚各一次。
另外,老夫还会让人送来些外敷的草药,每天更换一次。
饮食上也要注意,多吃些补气血的食物,比如人参、当归、鸡汤之类,切忌生冷油腻,也不能饮酒。”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紧接着,一个侍女走了进来,对着清儿行了一礼:“清儿姐姐,公主殿下来看裴壮士了。”
裴安心里一紧,赶紧想起身行礼,却被清儿按住:“公主说了,你伤重,不必行礼。”
话音刚落,就见高阳公主走了进来。
她今日穿了一身淡粉色的襦裙,没戴平日里的玉簪,只在发间插了一支珍珠钗,比狩猎时的英气少了几分,多了几分温婉。
她走进来,目光先落在裴安的胸口,然后才开口,声音比平时轻了些:“太医怎么说?
伤势要紧吗?”
“回公主殿下,裴壮士伤势虽重,但好在诊治及时,只要静养三个月,便能痊愈。”
太医拱手答道。
公主点点头,走到裴安身边,目光落在他苍白的脸上,语气里带着几分关切:“这三个月,你就安心在这里养伤,不用管府里的事。
我己经安排好了,清儿会留在这里照顾你,另外还派了两个丫鬟、两个太监过来,帮着打理院子、煎药、传消息。”
说着,她指了指门口站着的西个人 —— 两个丫鬟穿着浅绿色的襦裙,手里端着水盆和布巾;两个太监穿着深蓝色的长衫,手里拿着账本和药箱。
“这两个丫鬟,一个叫春桃,一个叫夏荷,平日里帮着打扫院子、洗衣裳;这两个太监,一个叫小禄子,一个叫小福子,负责去厨房取饭、去太医院取药,还有传消息。”
那西人赶紧上前,对着裴安行了一礼:“奴婢(奴才)见过裴壮士。”
裴安有些受宠若惊,赶紧说道:“多谢公主殿下,也多谢各位。”
他没想到,公主竟然会为他安排这么多人照料,而且连太监都派来了 —— 在他的印象里,太监一般都是伺候主子的,很少会去照料一个府兵。
“你是为了护我才伤成这样,这些都是你应得的。”
公主的语气很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另外,我己经跟厨房说了,你这三个月的饮食,跟我一样。
每日三餐,除了主食,还要有两荤两素一汤,另外再加一道补气血的补品,比如人参鸡汤、莲子羹之类。
若是想吃什么,也可以让小禄子去厨房说,让他们给你做。”
裴安心里一阵暖流涌上 —— 他前世在公司里,别说 “饮食同领导” 了,就连加班时能吃上一份热乎的外卖都觉得奢侈。
而现在,他只是一个府兵,却能享受到和公主一样的饮食待遇,这让他有些不知所措,又有些感动。
“多谢公主殿下厚爱,属下…… 属下不敢当。”
裴安的声音有些哽咽。
“有什么不敢当的?”
公主皱了皱眉,“你舍命护我,这份恩情,不是几顿饭就能报答的。
你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养好伤,别的都不用想。”
说完,她又转向清儿,语气变得严肃了些:“清儿,这三个月,你就住在旁边的厢房,好好照顾裴安。
他的伤口每天要换草药,药方要按时煎服,饮食也要盯着,不能让他吃生冷油腻的东西。
若是有任何情况,比如伤口渗血、发热之类,要立刻告诉我。”
“是,奴婢记住了。”
清儿赶紧应道。
公主又叮嘱了几句,比如让春桃和夏荷每天把院子打扫干净,让小禄子和小福子及时取药取饭,然后才转身离开。
走到院门口时,她忽然停下脚步,回头看了裴安一眼,语气又软了些:“好好养伤,别让我失望。”
裴安看着公主的背影消失在院门外,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胸口的伤口,又看了看院子里忙碌的春桃、夏荷,还有站在旁边的小禄子、小福子,忽然觉得,自己在这个陌生的唐朝,终于不再是孤单一人了。
接下来的日子,裴安就在静思院里养伤。
每天早上,天刚亮,春桃就会过来打扫院子,夏荷则会端来温水,帮着清儿给裴安擦拭身体。
然后,小禄子会从厨房取来早餐 —— 通常是一碗小米粥、一碟酱菜、一个馒头,还有一碗鸡蛋羹。
早餐过后,清儿会按照太医的嘱咐,给裴安换药。
换药的时候,清儿的动作很轻,生怕碰疼了他的伤口,还会时不时问一句:“疼吗?
要是疼的话,你就说一声。”
上午的时候,裴安通常会坐在窗边的榻椅上看书 —— 清儿从东苑的书房里给他找了些书,有《论语》《孟子》之类的儒家经典,也有《史记》《汉书》之类的史书。
裴安前世在大学时学的是汉语言文学,对这些书还算熟悉,只是繁体字和竖排版让他有些不习惯,刚开始看的时候,常常要看半天才能认全一个句子。
中午的饭会更丰盛些,比如红烧羊肉、清蒸鱼、煮青菜、凉拌豆腐,还有一道人参鸡汤。
小禄子会把饭菜端到正房的桌上,然后帮着清儿把裴安扶到桌边。
裴安因为胸口疼,不能久坐,所以每次吃饭都要慢慢吃,一顿饭要吃半个多时辰。
清儿会坐在旁边,时不时给她夹菜,还会把鸡汤里的鸡肉撕成小块,方便他吃。
下午的时候,裴安会在院子里慢慢走几圈 —— 太医说,适当的活动有助于伤口愈合,但不能走太快,也不能走太久。
春桃和夏荷会在院子里摆上一张小桌和两把椅子,上面放着茶水和点心。
裴安走累了,就会坐在椅子上歇会儿,喝喝茶,看看院子里的翠竹和桂花树。
有时候,清儿会陪他一起坐,跟他讲一些公主府里的事,比如公主平日里喜欢看书、写字,还喜欢养些花草,偶尔也会去东苑的池塘边喂鱼。
“公主其实是个很善良的人,只是有时候性子急了些。”
清儿一边给裴安倒茶,一边说道,“比如上次,府里有个丫鬟不小心打碎了公主最喜欢的青瓷花瓶,吓得哭了半天,以为公主会责罚她,结果公主只是说了句‘碎了就碎了,下次小心些’,还让小禄子给她拿了些点心,安慰她。”
裴安点点头,心里对公主的印象又深了几分。
他以前总觉得,公主都是养尊处优、高高在上的,却没想到,高阳公主竟然还有这样温柔的一面。
晚上的饭相对清淡些,比如蔬菜粥、时蔬、酱鸭,还有一道莲子羹。
吃过晚饭,清儿会给裴安煎药 —— 太医开的药方里有很多名贵的药材,比如人参、当归、黄芪之类,煎药的时候要很小心,火候、时间都要掌握好。
药煎好后,清儿会先尝一口,看看温度是否合适,然后才端给裴安。
那药很苦,裴安每次喝的时候都皱着眉头。
清儿会提前准备好一些蜜饯,等他喝完药,就递给她一颗,让他缓解苦味。
“这药虽然苦,但能治伤,你得坚持喝。”
清儿一边给裴安递蜜饯,一边说道。
裴安点点头,接过蜜饯放进嘴里,甜丝丝的味道很快就压过了药的苦味。
他看着清儿忙碌的身影,心里忽然想起了前世的母亲 —— 小时候他生病,母亲也是这样,一边给他煎药,一边准备蜜饯,还会坐在床边陪他说话,首到他睡着。
“清儿,谢谢你。”
裴安轻声说道。
清儿愣了一下,然后笑了笑:“谢我做什么?
我只是按公主的吩咐做事。
再说,你是为了护公主才伤成这样,照顾你是应该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裴安的伤势渐渐好转。
半个月后,他胸口的红肿消退了不少,疼痛也轻了很多,己经能正常走路、久坐了。
太医复诊的时候,也说他恢复得很好,比预期的还要快些。
“看来裴壮士平日里身体底子不错,再加上照料得好,恢复得自然快。”
太医笑着说道,“不过还是不能掉以轻心,接下来的一个半月,还是要继续静养,不能做重活,也不能动武。”
公主听说裴安恢复得好,也很高兴,偶尔会来静思院看看他。
有时候是下午过来,坐在院子里的小桌边,跟他聊会儿天,问问他的伤势,还有院子里的饮食是否合口味;有时候是晚上过来,手里拿着一本书,坐在窗边的榻椅上看一会儿,然后才离开。
有一次,公主过来的时候,手里还拿着一个锦盒,里面装着一件玄色的披风。
“这是我让裁缝给你做的,料子是上好的绸缎,里面加了羊绒,很暖和。
等再过些日子,天气冷了,你就能穿了。”
公主把锦盒递给裴安,语气很平淡,却带着几分细心。
裴安接过锦盒,打开一看,里面的披风做工精致,玄色的绸缎上绣着暗纹,摸起来柔软又暖和。
他心里一阵感动,赶紧说道:“多谢公主殿下,属下无以为报。”
“你不用报答我,” 公主摇摇头,“你只要好好养伤,以后好好做事就行了。”
裴安看着公主的眼睛,那眼睛里没有了往日的骄纵,只有真诚的关切。
他忽然觉得,自己这三个月的养伤时光,虽然不能操练、不能巡逻,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充实、温暖。
他不再是那个在写字楼里孤独打拼的 “打工人”,而是在唐朝有了牵挂、有了归属感的 “裴安”。
又过了一个月,裴安的伤势基本痊愈了。
他己经能正常活动,甚至能做些轻微的动作,比如劈柴、扫地之类。
太医复诊的时候,说他恢复得很好,再过半个月,就能彻底痊愈,可以回到左卫营继续操练了。
“太好了!”
清儿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得跳了起来,“等你痊愈了,就能跟我们一起去东苑的池塘边喂鱼了,公主还说,到时候要请你吃顿好的,庆祝你康复。”
裴安笑了笑,心里充满了期待。
他看着院子里的翠竹和桂花树,又看了看窗台上公主送给他的披风,忽然觉得,自己在这个陌生的唐朝,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他不再迷茫,不再孤独,因为他知道,这里有在乎他的人,有他想要守护的人。
夕阳又一次斜斜地挂在西角楼的檐角,把静思院的青石板路染成了暖金色。
裴安坐在院子里的小桌边,手里拿着一本书,清儿坐在他旁边,给她倒着茶。
春桃和夏荷在打扫院子,小禄子和小福子在门口聊着天。
风里飘着桂花的香气,还有远处传来的鸟鸣声,一切都那么宁静、美好。
裴安轻轻翻开书,目光落在书页上,心里却在想:等伤痊愈了,一定要好好报答公主的恩情,好好守护这个给了他温暖和归属感的地方。
他知道,自己的唐朝生活,才刚刚开始。
最新评论